電抗器的作用
在超高壓、大容量的電網中安裝一定數量感性的無功補償裝置(包括并聯電抗器和靜止無功補償器),其主要目的:一是補償容性充電功率;二是在輕負荷時吸收無功功率,控制無功潮流,穩定網絡的運行電壓。各大電網均要求,在大中型變電站必須安裝電抗器來補償電容性的無功功率,做到就地補償,就地平衡,以保證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
電抗器故障形成及處理措施
沿面樹枝狀放電和匝間短路的機理及處理措施
電抗器在戶外的大氣條件下運行一段時間后,其表面會有污物沉積,同時表面噴涂的絕緣材料也會出現粉化現象,形成污層。在大霧或雨天,表面污層會受潮,導致表面泄漏電流增大,產生熱量。這使得表面電場集中區域的水分蒸發較快,造成表面部分區域出現干區,引起局部表面電阻改變。電流在該中斷處形成很小的局部電弧。隨著時間的增長,電弧將發展并發生合并,在表面形成樹枝狀放電燒痕,形成沿面樹枝狀放電。由于絕大多數樹枝狀放電產生于電抗器端部表面與星狀板相接觸的區域11)。而匝間短路是樹枝狀放電的進一步發展,即短路線匝中電流劇增,溫度升高到使線匝絕緣損壞并在高溫下導線熔化而形成。